獲取試驗方案?獲取試驗報價?獲取試驗周期?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(diào)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。
配制醬油的檢測需要依據(jù)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(yè)規(guī)范,重點關注其成分、添加劑、安全性及理化指標。以下是配制醬油檢測的關鍵要點和流程:
一、檢測依據(jù)標準
- 國家標準:
- GB 2717-2018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醬油》:規(guī)定醬油的衛(wèi)生要求、污染物限量等。
- GB 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:明確允許使用的添加劑種類及限量。
- GB 18186-2000《釀造醬油》:部分指標可作為參考(配制醬油可能需額外檢測合成成分)。
- 行業(yè)規(guī)范:
- SB/T 10336-2012《配制醬油》:明確配制醬油的定義、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
- 理化指標:
- 氨基酸態(tài)氮:反映醬油的鮮味和品質(zhì)(配制醬油的氨基酸態(tài)氮通常≥0.4g/100mL)。
- 全氮:代表蛋白質(zhì)含量,影響風味(配制醬油的全氮≥0.7g/100mL)。
- 可溶性無鹽固形物:衡量有效成分含量。
- 食鹽(NaCl)含量:通常為14-18g/100mL。
- 安全性指標:
- 微生物指標:菌落總數(shù)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)。
- 重金屬及有害物質(zhì):鉛(Pb)、砷(As)、鎘(Cd)、黃曲霉毒素B?等。
- 添加劑檢測:
- 防腐劑:苯甲酸、山梨酸及其鹽類(需符合GB 2760限量)。
- 色素:焦糖色(需檢測4-甲基咪唑等副產(chǎn)物)。
- 甜味劑:三氯蔗糖、糖精鈉(是否違規(guī)添加)。
- 增鮮劑:谷氨酸鈉(味精)、呈味核苷酸二鈉(I+G)。
- 真實性檢測:
- 檢測是否摻假(如用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冒充釀造醬油)。
- 同位素分析(如碳同位素比值)鑒別天然與合成成分。
三、檢測方法
- 氨基酸態(tài)氮:甲醛值法(GB 5009.235)。
- 全氮:凱氏定氮法(GB 5009.5)。
- 防腐劑: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,GB 5009.28)。
- 重金屬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(zhì)譜法(ICP-MS)。
- 微生物檢測:平板計數(shù)法(GB 4789系列標準)。
四、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
- 氨基酸態(tài)氮不達標:
- 可能原因:配制過程中酸水解植物蛋白液比例不足或質(zhì)量差。
- 改進措施:調(diào)整配方或更換原料。
- 防腐劑超標:
- 可能原因:過量添加苯甲酸/山梨酸以延長保質(zhì)期。
- 解決方案:改用其他防腐工藝(如巴氏殺菌)。
- 摻假鑒別:
- 若檢測到異常同位素比值或非天然成分,可能為合成醬油,需追溯原料來源。
五、檢測機構(gòu)選擇
- 優(yōu)先選擇具備**CMA(中國計量認證)和CNAS(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)**資質(zhì)的實驗室。
- 檢測周期通常為5-7個工作日,費用根據(jù)項目數(shù)量約500-2000元不等。
六、注意事項
- 配制醬油需明確標注“配制”字樣,不得以“釀造醬油”名義銷售。
- 定期送檢原料(如酸水解植物蛋白液)及成品,確保生產(chǎn)合規(guī)性。
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檢測流程或報告解讀,建議咨詢專業(yè)食品安全檢測機構(gòu)。
實驗儀器
測試流程

注意事項
1.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。
2.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,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,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。
3.關于(樣品量)的需求,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,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。
4.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,部分樣品有所差異
5.如果對于(配制醬油檢測)還有什么疑問,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。